• slider image 120
  • slider image 121
  • slider image 123
  • slider image 122
:::
公告 蔡浚滄 - 109戶外 | 2020-12-02 | 點閱數: 286

彰化縣 109年度文祥國小戶外教學計畫活 動 成 果 表

 

計畫名稱

彰化縣花壇鄉文祥國民小學鰲鼓濕地校外教學活動實施計畫

申請學校

彰化縣花壇鄉文祥國民小學

量之成效分析

  • 依據:

  (一)教育部補助國民中小學校外教學資源整合及獎勵支持系統作業要點。

  (二)教育部國民中小學辦理校外教學實施原則。

   (三)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二、目的:

  (一)增加學生之學習廣度,培養學生積極探索彰化在地的生態、文化及產業

  (二)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特色的研發,融合系統性的校外教學活動課程,經

        參訪各地體驗不同民俗風情,以多元的創意學習,增進學生生活經驗。

  (三)啟發學生探索學習及組織建構校外教學相關議題知識的能力。

三、相關單位

   (一)指導單位:教育部

    (二)主辦單位:彰化縣政府

    (三)承辦學校:彰化縣文祥國小

四、參加對象:全校師生, 96

五、實施期程: 109年 9月至 110年 7 月

辦理日期: 109年 10月 27日 07 : 30~17 : 20

六、實施方法及具體做法

  (一)行前教育:

      1. 當地生態環境概況簡介:藉由網站導覽或當地資料分享,讓學生有初 

         步認識,提升學習動機。

      2. 觀察及學習重點:當日行程概述,說明校外教學意義及觀察重點。

      3. 注意事項:提醒學生需攜帶哪些物品(依當地需求而定)及出發時間等。

 

 

 

 

 

 

     

 

項目

時間(分)

活  動  步  驟

教具

活動一

濕地解說中心

 

 

 

 

 

 

 

 

 

 

 

 

 

 

 

 

 

 

 

 

 

 

 

活動二

參訪濕地

(生態導覽)

 

 

 

 

 

 

 

 

 

 

 

 

 

 

 

 

 

 

 

 

 

 

 

 

 

 

 

 

 

 

 

 

 

 

 

 

 

 

 

 

 

 

 

 

 

 

 

 

 

 

 

 

 

 

 

 

 

 

 

 

 

 

 

 

 

 

 

 

 

活動三

濕地探索

 

30

 

 

 

 

 

 

 

 

1.行前注意事項提醒。

2.啟程出發。

3.白水湖壽島與鰲鼓濕地景區簡介。

4.活動行程及安全事項提醒。

 

1.鰲鼓濕地」導覽參觀。

2.觀賞鰲鼓濕地各種鳥類。

3.藉由生態環境參觀,加強學校師生認識地方環境與鳥類的環境生態。

 

1.培養學生對世界的好奇心,加強

學生的科學素養,進而提升國家競

爭力。

2.幫助學生了解我們居住的地球,

再期發生的各種自然現像與科學探

究的方法、解果與啟發。

3.引導學生如何與自然和平共處之

道。

 

  1. 學習單習寫及作品展示。
  2. 活動照片分享。
  3. 學生心得報告。

教師統整解說。

 

二、鰲鼓濕地-絕讚的觀賞水鳥據點

鰲鼓溼地從北堤進入南堤,沿途可欣賞站滿鷺鷥的「鷺鷥林」、美麗的「千島湖」、鸕鶿排遺染白的「木麻黃林」及溼地萌力寶貝冬候鳥,有西伯利亞來的雁鴨科、朝鮮半島的黑面琵鷺及中國東北和俄羅斯的鸕鶿等。

位於東石鄉的鰲鼓濕地,是嘉義縣重要的賞鳥熱點,也是全台相當重要的海岸型濕地。近年來在鰲鼓濕地生態保護協會的努力下,致力推廣生態旅遊及環境教育,而向禾休閒漁場更是結合了濕地的產業及環境特色發展出體驗活動,是嘉縣優質環境教育場地。


 

「濕地」一詞是近年來逐漸被提及與重視,早期因耕作不易而被視為沒有實用價值的荒地,常常被填平作為其他用途。近年在投入研究後,漸漸發現濕地的價值與功能相當多元,舉凡淨化水質、蓄水防洪、提供生物棲地及提供環境教育場地,甚至固碳減碳等皆為濕地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濕地孕育了許多的產業以及糧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糧倉。

嘉義縣野鳥學會理事長陳建樺指出,目前鰲鼓濕地的鳥況漸入佳境,已經是賞鳥樂園級了,這幾天已觀察到約 200隻的黑面琵鷺,鸕鶿、鳳頭潛鴨、琵嘴鴨與栗沙燕等候鳥也大量現蹤,令人目不暇給。

 

國際級鰲鼓濕地的鳥況漸入佳境。(擷取自 Fly Fan 的臉書)

四、 11: 50午餐時間

---上午行程結束---

一、 13: 30 起程前往東石漁人碼頭

 

◎先備知識

關於「鰲鼓」地名的由來有兩個說法,一說是清嘉慶年間,海上鉅寇蔡牽的大將蔡獵狗定居此地,鰲鼓的「」為海中大龜,象徵蔡牽及其黨羽。 另一說是因中國黑龍江盛產魚,當地人常將魚的皮拿來做,其聲非常響亮。

鰲鼓濕地最早是由北港溪與朴子溪出海所攜帶的泥沙淤積形成之天然沙洲。日據時代,日人遂將當地設置成鰲鼓農場從事農耕,至 1960年代政府大量開發海埔新生地,於是自 1964年起歷經五年工程,耗資三億四千萬元,闢築約 10 公里的海提將北港溪與六腳大排的泥質灘地圍住,形成 1300餘公頃的海埔新生地,即為台糖的東石農場。農場內部份土地經洗鹽以後開始種植甘蔗與水稻,另外也經營畜牧業與水產養殖。

但 1970年代以降,台灣西部沿岸地層開始下陷,東石農場內部份土地高度已低於海平面,加上南側水閘門年久失修之故,導致海水倒灌形成大遍濕地,吸引成批鳥類在此棲息,經口耳相傳使這遍溼地成為鳥友眼中的賞鳥天堂。

1980年代後開發腳步沒有停下的打算,當局提出工業區、自由貿易區甚至空軍靶場此類的開發提議從未間斷,與保育人士成立自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想法差異甚大。然而近年開始出現轉機, 2003年嘉義縣政府邀請產官學界,討論鰲鼓濕地之生態復育與經營管理。 2004年國際鳥盟將鰲鼓濕地評為全球重要溼地, 2005年嘉義縣政府提出將鰲鼓濕地劃設成為野生動物保護區的計畫, 2009 年農委會公告鰲鼓濕地部份地區為「鰲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鰲鼓濕地由國際鳥盟評選為全球重要濕地,曾經大規模的海埔新生地開發、地層下陷再次將土壤鹽化,人與自然一來一往之間,造就此地無可取代的豐富生態相,鰲鼓濕地包含河口濕地、泥質灘地、淡水沼澤、鹹水沼澤、潮間帶、紅樹林、外傘頂洲、魚塭、水稻田、蔗田與防風林等地形,在這些不同的生長環境棲息各種動物。

水生動物據本地紀錄有 5種蝦類、 5種蟹類、 12種螺貝類與 18 種魚類,其中魚類以慈鯛科吳郭魚種、帆鰭胎鱂等外來種與蝦虎科魚類最為常見。

兩棲類據紀錄有 17種,例如位於台灣低海拔的澤蛙。爬蟲類則有 16種,其中包含特有亞種中國石龍子與特有種如蓬萊草蜥、台灣草蜥、斯文豪氏攀蜥等。

昆蟲種類於 2009年紀錄已累計 346種,包含如台灣黃毒蛾、長管食植瓢蟲、小刺鬚虎天牛等特有種,另可看見帶鈴腹胡蜂、六條瓢蟲、日本紋白蝶、刺槐小皺椿象等昆蟲。

本區記錄 10種哺乳動物,例如鬼鼠、田鼷鼠、小黃腹鼠,以及鼩形目動物如臺灣灰麝鼩與荷氏小麝鼩。此外夜行性動物則有東亞家蝠。

鰲鼓濕地在台灣鳥類保育的地位非常重要,本區紀錄到鳥類資源共 221種,占全台灣紀錄鳥種的二分之一,其中鷺科、雁鴨科、鷲鷹科、鷸科、鷗科及鶇科所記錄到的鳥種均超過 10 種,且又以鷸科種類最多。發現的鳥類當中臺灣藍鵲與五色鳥為特有種,而特有亞種則有松雀鷹、大冠鷲、小鵪鶉、竹雞、棕三趾鶉、緋秧雞、灰腳秧雞、灰胸秧雞、斑頸鳩、金背鳩、草鴞、白頭翁、棕背伯勞、大彎嘴、粉紅鸚嘴、黃頭扇尾鶯、褐頭鷦鶯、八哥、大卷尾、小卷尾及樹鵲等 21 種。

若以遷移屬性區分,則有 55 種留鳥、 13 種夏候鳥、 83 種冬候鳥、 42 種過境鳥、 19 種迷鳥及 9 種外來種,由數據可知鰲鼓濕地以冬候鳥為數最多,每年 9 月以後就有大批冬候鳥來此度冬,隔年 3 月又陸續北返,其中包含琵嘴鴨、赤頸鴨及小水鴨等鳥類。

種類眾多的猛禽也是鰲鼓濕地珍貴的資產, 18種日行性猛禽占全台灣所記錄到日行性猛禽種類的三分之二,包含魚鷹、澤鵟、紅隼及黑翅鳶。

1.現場教學

2.看板

3.標本

擴音器

解說摺頁

 

 

 

1.現場教學

2.望遠鏡

3.照相機

 

 

 

 

 

 

 

 

 

 

 

 

 

 

 

 

 

 

 

 

 

 

 

 

 

 

 

 

 

 

 

 

 

 

 

 

 

 

 

 

 

 

 

 

 

 

 

 

 

 

 

 

 

 

 

 

 

 

 

 

 

 

 

 

 

 

 

擴音器

解說摺頁

望遠鏡

 

 

教 學 要 點 及 注 意 事 項

1.以關懷學習為主軸,提供偏鄉小學學生體驗在地生活,擴大學生學習視野。

2.著眼校內學生先備知識之建立,透過領域課程融入教學,力求教學在地生活化,提升鄉土認同。

3.電話聯繫鰲鼓解說中心,請求提供場地及人員接洽教學事宜。

4.掌握潮汐變化、天氣狀況,整體規劃校外教學,務使活動在安全、有趣之情況下進行。

5.校內透過教師社群討論海洋教育校外教學課程規劃,及活動設計之專業對話。

6.需準備物品:筆、防風防曬衣、帽、運動涼鞋或厚襪子、小鏟子、備用換洗衣物。

7.旅遊行程應配合潮汐進行規劃,不是每日都適合。

實施效益

(一)讓學校師生更深刻體悟海洋教育理念,促進學校師生對海洋教育之認識與關懷。

(二)讓學生對校外教學有正確的認知,進而運用校外教學機會。

(三)教師普遍具備規劃海洋教育議題結合校外教學課程的素養。

(四)學生以海洋主題的體驗及觀察學習,訓練學生具有對海洋教育探索學習的能力。

(五)學校全員參與規劃執行,培養出團隊合作研究的精神,充分了解校外教學資源的可貴,善加利用,並予珍惜。

專業省思

一、長久以來校外教學流於知名遊樂區之旅,但應導正校外教學,不應只是學生到遊樂區的玩樂課程。

二、學生走入海洋、認識海洋,體驗海洋之美,進而關懷海洋、保護海洋。

三、運用團體學習,全員參與討論,營造學校學習型關懷社區。

四、必須透過實際體驗,才能領略濕地之美,扭轉負面認知。

     

承辦人:蔡浚滄   主任:蔡浚滄    校長:吳世宏

 

 

 

活 動 成 果 照 片 

用長鏡頭看濕地鳥類

會長及志工一起關心小朋友的戶外教學

 

這就是傳說中的戰鬥機標靶

 

 

 

 

 

 

 

 

 

活 動 成 果 照 片 (書 面 6 張 以 上) 及 成 果 資 料 電 子 檔 光 碟 一 份

 

參觀濕地展示中心

學生參觀漁人碼頭

學生參觀漁人碼頭

 

活 動 成 果 照 片 (書 面 6 張 以 上) 及 成 果 資 料 電 子 檔 光 碟 一 份

濕地鳥況豐富,水鳥種類繁多

濕地鳥況豐富,水鳥種類繁多

 

濕地鳥況豐富,水鳥種類繁多

 

 

 

 

 

:::

文章類別